听取北部湾港口规划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介绍,强调写好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遇到的困难很多,有的困难是空前的,但是我们做到了。...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这一年,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
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
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恢复态势。...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科学应变,助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破浪前行: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抓好六稳六保工作。...
笃实夯基,坚决遏制脱实向虚,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进步,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巩固和发展全球最全工业门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3年经济保持4.5%左右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不惧险阻、勇往直前的证明。...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 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等来到北京展览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华社发(杨阳 摄) 持续释放人才红利,以人力优势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放眼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四梁八柱,为中国经济拓展回旋空间,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研究员周朴(右)与学生交流讨论(2022年5月16日摄)。...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综合展区中心,制造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科技强国,一叶叶风帆拼成奇迹号巨轮模型,引人驻足。...
如何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裘云庆建议,从个人角度,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发展为重症的重点人群,所以接下来,此类人群还是要自行做好预防,尽量避免发生感染...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